免責聲明: |
本公司所經營產品在其第三方平臺所發布的宣傳圖片、尺寸、插圖、文字描述、價格及其他資料,僅供參考,最終以公司官網及公司人員電話溝通為準,如有誤解,請及時與公司反饋,我們會及時處理!
|
---|
燃爆是威脅化工生產的重要隱患之一,特別是在化工物料的倉儲過程中,預防燃爆是安全防范的重要的方面。雖然截止目前2011年發生的兩起燃爆事故原因都在調查當中,但是透露出來的信息,讓我們必須呼吁化工和食品加工企業必須加強燃爆的安全防范意識,可燃/有毒氣體報警器的安裝必不可少。加強意識必須從正確認識開始。
什么是燃爆?
懸浮在空氣中顆粒很細的可燃粉塵表面積大,被氧化的加氧系統一旦遇火燃燒,會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,同時產生大量的熱和很高的壓力,形成爆炸。而且,某一點上的粉塵爆炸后,所產生的火焰和高溫,作為新的火源,又引爆另一點上的粉塵,或者由于爆炸沖擊,大量的粉塵被吹揚起來,迅速形成新的爆炸混合物,在火焰的高溫作用下,再次發生爆炸。粉塵爆炸應具備的三個條件是:一是粉塵微小到能夠懸浮在空中;二是粉塵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;三是有火源,即使是極微弱的電火花或火星,都可能引起爆炸。
粉塵爆炸具有哪些特點?
(1)多次爆炸是粉塵爆炸的最大特點;
(2)粉塵爆炸所需的最小點火能量較高,一般在幾十毫焦耳以上。
(3)與可燃性氣體爆炸相比,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慢,較高壓力持續時間長,釋放的能量大,破壞力強。
粉塵爆炸具有哪些危害性?
(1)具有極強的破壞性。粉塵爆炸涉及的范圍很廣,煤炭、化工、醫藥加工、木材加工、糧食和飼料加工等部門都時有發生。如1952—1979年間,日本發生各類粉塵爆炸事故209起,傷亡共546人,其中以粉碎制粉工程和吸塵分離工程較突出,各為46起。聯邦德國1965—1980年發生各類粉塵爆炸事故768起,其中較嚴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塵和糧食飼料爆炸事故,分別占32%和25%。近幾年來,我國每年發生粉塵爆炸的頻率為:局部爆炸150-300次系統爆炸1-3次,且呈增長趨勢。我國發生的這些粉塵爆炸尤其是系統爆炸,造成了嚴重損失,僅1987年哈爾濱亞麻廠的亞麻塵爆炸事故,死亡58人,輕重傷177人,直接經濟損失882萬元。
(2)容易產生二次爆炸。第一次爆炸氣浪把沉積在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吹揚起來,在爆炸后的短時間內爆炸中心區會形成負壓,周圍的新鮮空氣便由外向內填補進來,形成所謂的“返回風”,與揚起的粉塵混合,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。二次爆炸時,粉塵濃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時高得多,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。例如,某硫磺粉廠,磨碎機內部發生爆炸,爆炸波沿氣體管道從磨碎機擴散到旋風分離器,在旋風分離器發生了二次爆炸,爆炸波通過爆炸后在旋風分離器上產生的裂口傳播到車間中,揚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藝設備上的硫磺粉塵,又發生了爆炸。
(3)能產生有毒氣體。一種是一氧化碳;另一種是爆炸物(如塑料)自身分解的毒性氣體。毒氣的產生往往造成爆炸過后的大量人畜中毒傷亡,必須充分重視。
如何預防粉塵爆炸呢?
一是要減少粉塵在空氣中的濃度。采用密閉性能良好的設備,盡量減少粉塵飛散逸出,同時要安裝有效的通風除塵設備,加強清掃工作。二是要控制室內溫度。三是要改善設備,控制火源。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場所,都要采用防爆電機、防爆電燈、防爆開關。四是應事先控制爆炸的范圍。五是要控制溫度和含氧程度。凡有粉塵沉積的容器,要有降溫措施,必要時還可以充入惰性氣體,以沖淡氧氣的含量。最重要的是安裝可燃/有毒氣體報警器,防患于未然。